赣医党校字〔2022〕7号
关于开展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
预备党员网络培训的通知
学校各下属党委、党委各部门、各分党校: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,根据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》有关要求,大力推进党员队伍建设系统化、规范化和科学化,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,决定开展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预备党员网络培训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培训对象
2021年11月1日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。
二、培训时间安排
培训学习时间为2022年11月10日至12月30日。
时 间 |
培训任务 |
要 求 |
11月10日 ~ 11月30日 |
账号注册和使用学习卡 |
各分党校:①报送参训学员名单;②发放学习卡。 |
参训学员:①学员完成注册;②学员完成“学习卡”使用,进入班级。 |
11月10日 ~ 12月30日 |
参训学员完成各项 学习任务 |
①课程学习:参训学员登录学习平台,完成不少于24学时(45分钟/学时,1080分钟)的必修课程学习;可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学选修课; ②主题研讨:参训学员在“我的学习-主题研讨”,参加网上班级研讨,每人至少发帖2条; ③撰写思想汇报:参训学员,以“深刻认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意义,在学习和工作中‘作表率’”为主题撰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的思想汇报,在“我的学习-思想汇报”提交; ④参加在线考试:参训学员在“我的学习-在线考试”参加在线考试,考试内容包括培训课程所学内容及党的基本知识,题型为单选、多选、判断,考试时间为60分钟,总分100分,合格分数为60分及以上。(提示:考试只有一次机会)。 |
12月31日起 |
考核认证 |
完成培训各学习环节,考试成绩合格(60分及以上)的参训学员可在“教学服务-电子证书”一栏中打印“学时证明”作为本次培训的证明纳入相关档案。 |
三、网络培训学习方式和内容
(一)网络培训三种登陆学习方式:
1.登陆网址http://s.enaea.edu.cn/h/gmu/(赣南医学院云党校),点击“登陆开始学习”,先进行注册(已注册过的学员可直接登录并使用学习卡),登录后使用学习卡卡号即可参加培训学习。
2.通过赣南医学院主网页→组织机构→党群系统→党校部门网页进入赣南医学院云党校,点击“登陆开始学习”,先进行注册,登录后使用学习卡卡号即可参加培训学习。
3.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下载网络党校客户端“学习公社”,随时登录学习,还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各类信息。
(二)网络培训内容:分课程学习、主题研讨、撰写思想汇报、在线考试四个环节。
1.课程学习:培训期间,参训学员须完成不少于24学时(45分钟/学时)的必修课程学习。自主选学选修课程。(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详情见附件1、2)。
2.主题研讨:培训期间,参训学员结合培训心得和学习实际参加网上班级主题研讨不少于2次(即参加自主研讨每人至少发帖2条)。研讨主题如下:
聚焦关键词,学习二十大
学习二十大精神,讲好中国故事
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党和时代交给我们青年的历史使命
3.撰写思想汇报:参训学员须结合培训目标、培训内容和自身学习实际,以“深刻认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意义,在学习和工作中‘作表率’”为主题撰写一篇思想汇报,作为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。
撰写要求:思想性强、主题鲜明、条理清晰、结构完整、逻辑严谨、内容详实,不少于800字。如发现抄袭等情况不予结业。
4.在线考试:参训学员完成课程学时考核要求后参加在线考试,考试内容包括培训课程所学内容及党的基本知识,题型为单选、多选、判断。考试时间60分钟,合格分数为60分,总分100分。
四、考核认证
(一)考核要求
1.必修课:24学时(45分钟/学时,1080分钟);
2.主题研讨发言至少2条;
3.撰写800字以上思想汇报1篇;
4.在线考试60分及以上合格。(提示:考试只有一次机会)。
(二)考核认证
完成培训各学习环节,考试成绩合格(60分及以上)的参训学员可打印“学时证明”,作为培训的证明纳入相关档案。
五、网络学习方法与流程
按《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预备党员网络培训学员操作手册》和《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预备党员网络培训学习公社APP操作手册》操作学习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高度重视,认真组织实施。各分党校要加强网络培训工作的宣传和引导,扎实做好教学形式、学习内容的解释说明和操作方法等技术服务工作,使参训学员进一步了解、掌握在线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,确保学习按时顺利推进。
(二)注重沟通,强化服务保障。为方便网络学习,党校已经与图书馆共同建设了“党校网络培训基地”,地点在图书馆二楼电子阅览室,可通知参训学员到“党校网络培训基地”进行网络学习。各分党校要明确专人,切实做好网络学习的服务、管理和保障工作。要加强与党校沟通联系,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。
七、管理服务
学习过程中如有问题可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咨询:
1.学校党校负责网络培训的班级管理员:胡红婷,联系电话:8169627、13617979498。
2.咨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:
(1)通过平台登录后的客服浮窗咨询客服老师:
周一至周五:上午8:30~12:00,下午13:00~17:30
(2)学员服务热线电话:400-811-9908
服务时间:上午8:30~12:00,下午13:00~22:00。周末及节假日照常值班。
(3)通过平台登录后页面的“平台操作咨询”窗口留言咨询。
附件:1.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预备党员网络必修课程表
2.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预备党员网络选修课程表
中共赣南医学院委员会党校
2022年11月1日
附件1:
2022~2023学年第一学期预备党员
网络必修课程表
课程名称 |
主讲人 |
职务职称 |
(一)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 |
待补充 |
(二)政治理论教育 |
党的创新理论的新境界新飞跃——读懂读好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第四卷 |
胡 敏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研究员 |
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纲领性文献 |
王炳林 |
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、教授 |
伟大事业: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|
郇 雷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副教授 |
美好生活 幸福中国 |
孙 芳 |
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|
新中国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脉络 |
张少春 |
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|
学习贯彻宪法及宪法修正案,全面依法治国 |
任 进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中国民法典的整体性解读 |
薛 军 |
北京大学教授 |
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|
王敬波 |
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 |
(三)党史教育 |
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——坚持真理、坚守理想,践行初心、担当使命,不怕牺牲、英勇斗争,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|
胡 敏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程与经验 |
蒲国良 |
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 |
毛泽东时代《纽约时报》关于中国的报道 |
程美东 |
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、教授 |
中国共产党与三个历史决议 |
祝 彦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|
李 俭 |
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研究员 |
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|
祝 彦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|
张太原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(四)党章党规党纪 |
十九大党章解读系列微课 |
微 课 |
|
学习《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》 |
路克利 |
|
充分保障党员权利 激发党员干事热情——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》解读 |
陈冬生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纪律 |
姚 桓 |
中共北京市委党校(北京行政学院)教授 |
(五)预备党员的接收 |
支委会审查 |
邹丽春 |
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员 |
上级党委预审 |
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|
支部大会讨论 |
上级党委派人谈话 |
上级党委审批 |
向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|
(六)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|
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 |
邹丽春 |
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员 |
入党宣誓 |
继续教育考察 |
提出转正申请 |
支部大会讨论 |
上级党委审批 |
材料归档 |
(七)理想信念教育 |
学习党章党规 坚定理想信念 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|
郭海燕 |
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|
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|
张 健 |
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|
弘扬西迁精神,矢志爱国奋斗 |
洪向华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,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丰厚滋养 |
刘 春 |
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教授 |
(八)榜样示范 |
三沙七连屿党工委:美丽三沙建设者 祖国南大门守护者 |
专题片 |
三沙七连屿党工委:美丽三沙建设者 祖国南大门守护者 |
孙金娣:贴心书记 最美巾帼 |
专题片 |
孙金娣:贴心书记 最美巾帼 |
廷·巴特尔:草原之子 牧民英雄 |
专题片 |
廷·巴特尔:草原之子 牧民英雄 |
附件2:
2022~2023学年第二学期预备党员
网络选修课程表
课程名称 |
主讲人 |
职务职称 |
(一)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
传统文化与道德养成 |
王士祥 |
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|
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|
刘金祥 |
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|
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 |
施索华 |
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|
(二)学习方法与科研能力 |
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现代传承 |
韩 星 |
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|
学会学习——大学生学习指导 |
屈林岩 |
长沙学院党委副书记 |
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——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例 |
郭 菲 |
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 |
科研论文的撰写与创新 |
褚福磊 |
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|
(三)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|
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分析 |
岳昌君 |
北京大学教授 |
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|
朱 伟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、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|
创业计划书撰写分享 |
耿建星 |
人社部高级公务员中心创业导师 |
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|
庄明科 |
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、副教授 |
职业生涯探索与就业准备 |
刘海滨 |
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|
(四)人际交往与沟通艺术 |
谈谈宿舍关系问题应对 |
刘 卉 |
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、副教授 |
如何有效处理职场人际关系 |
周茂源 |
高级职业化塑造培训师 |
礼仪文化与有效沟通 |
庞海芍 |
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|
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 |
周 莉 |
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专职心理咨询师 |
(五)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|
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|
黄 峥 |
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 |
运动是良医:科学健身的理念与实践 |
王志强 |
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常委、副院长 |
改变我们的生活——成为压力管理的高手 |
徐 斌 |
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才系主任 |
营造积极乐观心态,铸就成功、健康、幸福人生 |
侯典牧 |
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,副教授 |
说明:1.个别课程或稍有调整,请以平台最终发布课程为准;
2.课程主讲人职务为课程录制时的职务。
抄送:学校行政各部门、校属各单位。

中共赣南医学院委员会党校 2022年11月1日印发